總臺召開2024年中工作推進會
2024年07月24日 11:39傾心鑄精品 矢志攀高峰
全力實現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
7月18日上午,總臺召開2024年中工作推進會,總結上半年工作,分析形勢,明確方向,研究部署下半年重點任務。總臺黨委書記、臺長、集團董事長葛萊代表總臺黨委作了題為《傾心鑄精品 矢志攀高峰 全力實現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的大會報告。黨委副書記、副臺長、集團總經理陸峰主持會議。在寧總臺領導蔣宏賓、任桐、季建南、何寧、崔峰出席會議。省委宣傳部文化產業處有關同志到會指導。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總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自覺,認真落實黨中央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高標準高質量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引導全臺黨員干部學紀、知紀、明紀、守紀,激發“走在前、做示范”的強勁動力,全面履行主流媒體職責,新聞宣傳高潮迭起,精品內容持續推出,媒體融合深化拓展,產業經營攻堅克難,引領保障有力有效,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會議認為,做好下半年的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習近平文化思想,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和省委宣傳部要求,進一步夯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細化落實文化強省建設行動方案,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慎終如始抓好黨紀學習教育,周密組織做好主題宣傳,持續發力深化媒體融合,一招不讓抓好產業經營,系統提升強化綜合保障,力爭重點工作取得更多標志性成果,重大項目獲得更多實質性進展。
會議強調,做好下半年以及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聚心聚力聚勢抓好內容生產,把“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的要求轉化為現實圖景。
會議指出,作為廣電主流媒體,內容是安身立命之所在,其重要性再怎么強調也不為過。回顧總臺的發展歷程,我們能夠有今天的地位,靠的正是在不同階段,推出了具有全國影響力、行業引領力的標桿性內容產品。在新的發展階段,也只有依靠優質內容、精品內容,才能建成全國一流新型全媒體集團。
會議梳理了總臺內容生產的現狀。一直以來,總臺高度重視內容生產。2022年總臺黨委明確提出,要打好主題宣傳主動戰、精品創作持久戰,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強化內容生產。經過長期的積累,總臺在音視頻創作領域擁有較強的專業化力量,人才團隊、傳播平臺、技術水平等,都居于省級廣電媒體第一陣營,這是我們進一步鑄精品、攀高峰的底氣所在。同時在內容生產上,總臺也存在短板和不足。
會議明確了總臺內容生產的努力方向和目標。要從創制維度、創新維度、創優維度和創收維度找準內容生產的努力方向,明晰下一步的工作目標。概括起來,就是要聚焦學習宣傳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條主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注重理論宣傳與輿論引導相貫通、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輝映、中國氣派與江蘇特色相交融、創意制勝與科技賦能相結合,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精品力作不斷涌現,形成“播出一批、制作一批、籌備一批”的良性循環,構建網上網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既有高原又有高峰的新格局,努力成為全國一流、特色鮮明的全媒體內容產品生產和傳播高地。
會議明晰了推動總臺內容生產的著力點。一是抓規劃落實。要把已有的規劃扎扎實實落實好,把已經播下去的種子培育好。或許爆款產品難以規劃,但如果我們把規劃的一部部作品都做到位了,爆款出現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二是抓主體責任。各個內容生產部門都要有主角主責意識,把內容生產作為立身之本、看家本領,并且具體明確什么樣的節點拿出什么樣的產品,在確立“小目標”、實現“小目標”的接續奮進中,擔當好打造內容高地、創造內容高峰的重任。三是抓創作團隊。強化用戶思維,激發拼搶意識,提升專業水平,增強運營能力,創新選拔方式,尊重鼓勵人才,建設一支創新意識強、專業能力強、融合本領強、市場拓展強的一流人才團隊。
會議分析了總臺內容生產的保障支撐。一是強化技術賦能。加快建立全流程智能化的技術體系,加快建立數據要素驅動的生產運營模式,加強內容團隊與技術團隊的協同協作。二是突出整合營銷。強化營銷創新創意,強化產業鏈多元開發。三是完善機制流程。優化資源統籌協調機制、信息共享機制、評價指標體系和激勵機制。
會議最后指出,我們在內容生產上的基礎很堅實,只要策略務實、工作扎實,未來就一定能收獲累累果實。要自覺擔負新的文化使命,努力打造更多備受矚目、廣受歡迎、持久流傳的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精品力作,為加快建設全國一流新型全媒體集團構筑堅實底座,為文化強省建設展現應有擔當,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匯聚磅礴力量。
會議表彰了優秀員工、活力新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黨支部。融媒體新聞一部、衛視頻道、交通廣播部、紀錄片工作部、網絡傳播部、幸福藍海集團主要負責人先后作交流發言。總臺下屬機構中層正職以上管理干部,特聘級和資深AB級專業崗位骨干,以及部分獲獎代表參會。